環環相扣財八數
一七二六三五財
比起佛的降魔之舉,一般人當然沒辦法如此,不過眾生既有佛性,那當然就能成佛,如"入菩薩行論"中云:
循此修習善法故,
吾信亦得暫增長,
善緣等同諸學人,
若得見此容獲益。
循序漸進的學習,就能邁向成佛之路,這就像抄經一樣,每個人寫字都有自己的風格,而經本上的描字,就如成佛的方法,一開始一定是格格不入,但耐心書寫,描久了之後,就會越來越像。
以世俗現象來說,就如易卦中的比卦 (水地比),比者附上,承上也,世間人迎合上意為吉,而修持則是依循脈承,先改變內心的想法,再進而改變行為,好比這數字相加,1+7,2+6,3+5,數字雖然不同,但結果都是8,修行也是如此,所以楞嚴經云:
歸元性無二,方便有多門,聖性無不通,順逆皆方便,初心入三昧,遲速不同倫。
每個人的學習進度雖然不同,都是由練習而來,沒有捷徑可走,如果熟悉之後,就如抄經一樣,就算抄寫不同的經文,速度也會變快,因為專注力培養有成,運用在不同的事物上都能通用,而練習的方式,就如抄經一樣,給予範本後,依循範本練習,就能培養專注力與熟練度,也能對經文熟悉,進一步了解其中的道理。
修行的方式很多,但就如同數字的變化一樣,加起來都是8,將8橫著看,就變成∞,無限者,普門也,如普陀洛迦新志中云:
夫佛身充滿於法界,梵響量等於虛空。實普現於當前,亦無時而或斷。故寒空滿目,無非大士之顏;日夜潮聲,即是《普門》之誦。
豈必示現變化,始說神奇;遊戲神通,方增信仰乎?
所謂的普門,是殊途同歸,也是隨方設教,更是自在不執,正如普門品中云:
世尊!若有眾生聞是觀世音菩薩品自在之業,普門示現神通力者,當知是人功德不少。
#入菩薩行論 #普門品 #抄經 #楞嚴經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